新闻中心
家电五金冲压件防锈处理工艺对比
信息来源:www.dgspe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.05.07

家电五金冲压件的防锈处理工艺选择直接影响产品寿命和外观质量,目前主流工艺包括电镀、磷化、达克罗、喷涂及钝化处理等,各有其适用场景与优缺点。

1. 电镀工艺

以镀锌、镀镍为主,通过电解形成金属保护层。镀锌成本低、防锈周期1-2年,但耐腐蚀性一般;镀镍耐盐雾性可达500小时以上,外观光亮,但成本较高。适用于对导电性有要求的连接件,但电镀废水处理成本高,环保压力大。

2. 磷化处理

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磷酸盐膜层,与后续涂油工艺配合使用,防锈期约6-12个月。优势在于工艺简单、成本低(约0.5-1元/㎡),且能提升漆膜附着力,常用于冰箱支架、洗衣机内筒等结构件预处理。但膜层较薄,单独防锈能力有限。

3. 达克罗涂层

锌铝片+铬酸的无铬工艺,耐盐雾可达1000小时,耐高温(300℃),无氢脆风险,适合复杂结构件。但涂层呈银灰色,颜色单一,且单价较高(3-5元/㎡),多用于烤箱支架、户外电器部件。

4. 静电喷涂/电泳涂装

环氧树脂或涂层提供双重防护,防锈期3-5年,颜色可选性强,适用于外观件如空调外壳。电泳工艺膜厚均匀(15-25μm),但设备投资大,能耗较高,单件成本约2-4元。

5. 钝化处理

通过铬酸盐或无铬钝化液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,成本低(0.3-0.8元/㎡),但防锈周期仅3-6个月,多用于短期防锈或配合其他工艺使用,环保型无铬钝化是发展趋势。

选择建议:

- 普通结构件可采用磷化+涂油组合;

- 外观件优先选电镀或喷涂;

- 复杂件/高温环境适用达克罗;

- 短期防锈需求可搭配钝化处理。

需综合防锈周期、成本、环保及外观要求进行工艺设计,同时关注无铬化、纳米涂层等新型环保技术的应用。